不為被動元件缺貨市況沖昏頭 臺廠積極布局高端產品
臺系被動元件廠國巨、華新科、禾伸堂等業者股價創下新高后,19日面臨回檔壓力。反映投資人對積層陶瓷電容(MLCC)缺貨潮之事已漸趨理性看待。供應鏈業者表示,日系大廠就是因為考量到一般型MLCC獲利前景不佳才退出此領域,轉往更高端的利基產品線。臺廠不可能靠低階技術吃一輩子,現階段就應該要學習日本往高端技術研發,一方面可避免陸廠追趕,二方面臺廠才能打進高毛利產品線。
根據供應鏈業者指出,目前不止一般型的MLCC缺貨,就連利基型的MLCC也供不應求,其中最缺的是中壓高電容量產品。業者表示,每年第4季都是產業的旺季,但從來沒遇過2017年第4季這么旺的情況。其實2017年第3季已有廠商擴產15%,到目前為止,許多臺系被動元件廠產能都已經滿載,但還是出現庫存天數下滑、交期延長的狀況。
被動元件業者分析,2017年第3季被動元件之所以搶手,主要是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的市場需求,因為蘋果(Apple)的iPhone帶動無線充電應用而突然大增。這完全出乎被動元件業者的意料之外。
其次是各大汽車廠擴大使用LED車燈,促成LED照明和車燈的MLCC需求爆增。此外,智能手機快速充電的電源管理產品亦明顯增加,也是造成2017年下半以來被動元件,尤其是MLCC缺貨的重要因素。
業者表示,無線充電所需要被動元件的產能缺口是所有供應鏈廠商都沒有料到的情況。目前被動元件所需的原物料雖供應無虞,但交期已明顯拉長,顯示被動元件上游的介電粉末等原物料的去化相當快速。
業者表示,日系大廠因為考量到一般型MLCC獲利前景不佳,因此退出此領域,轉往更高端的利基產品線。臺廠勢必要往高端技術研發,才有可能不落后日系技術。至于調漲價格一事,業者指出,其實講到漲價客戶未必買單,尤其是大客戶在價格上很難談。因為最終要把多出來的成本轉嫁給誰?如果是不合理的漲價,在議價時如何能做出讓大家都滿意的安排?因此被動元件牌告價雖上漲,但被動元件和客戶之間的交易價格未必照牌告價計算。這恐怕不是外界所認為所有被動元件廠都將因缺貨而大發利市的情況。
供應鏈業者表示,在無線充電、快速充電、車用LED照明等市場的驅動下,臺系被動元件廠的產能幾乎滿載。業者也很清楚,較低技術門檻的低毛利產品,就算出貨大增,對公司的營收會有明顯貢獻,但公司的獲利未必能水漲船高。主要是當日系被動元件大廠轉作高端市場,臺廠自甘做大量中低階產品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對臺廠而言,日系大廠轉作高端產品,釋出低階和次高端產品,或許可讓臺廠營收進補,但有遠見的臺廠似乎都把資本支出用于加強研發,提升技術實力,才能迎接未來的龐大商機。臺灣絕不能自滿于日系 大廠不想要的中低階產品的轉單利益。
面對大陸廠商若瘋狂投產有沒有可能成為價格的破壞者?供應鏈業者表示,所幸臺灣被動元件的規格和大陸廠商略有不同,大家吃的是不同市場。就算大陸廠商投資擴廠,設備的交期也在8到10個月。但對臺廠而言,應該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018年上半缺貨的問題無法解決,下半年之后呢?難道不擔心滿手庫存和價格暴跌?因此提升自主技術和精進自家料材配方和Know How,早日拉近臺廠和日廠的技術實力,不為當前缺貨的熱潮沖昏頭,才是明智之舉。
根據供應鏈的分析,未來5年消費性電子對被動元件的需求會逐年減少,PC/NB產業對被動元件的需求只有微幅成長。因此市場成長的來源主要還是以智能手機、工具機、電源管理、汽車(包括電動車和自駕車)為主。MLCC大廠如日本村田制作所(Murata)、日本太陽誘電(Taiyo Yuden)、TDK等均早已積極布局技術門檻高、具市場爆發力而且毛利更高的MLCC產品。